女人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不舒服——“大姨妈”,月经是周期性子宫内膜脱落,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。月经被称之为女性健康“晴雨表”,从月经量、颜色、质地等方面就可以相应的了解女性机体健康状况。
从“例假”看女性健康,山西惠民医院妇科疾病诊疗中心专家介绍说:正常月经周期为24-35天,平均28天,每次持续时间2-6日。正常月经出血为30-50毫升。如果经血量多于80毫升,称为经血过多;如果经血量少于20毫升称为经血过少。月经周期长短因人而异,从20-40天均属正常范围,而且每个女性月经日期均有其自身规律性。
此外,经血颜色一般表现为暗红色且不凝固。从中医角度来讲如果颜色太鲜艳,可能是血中有热,多因为肝气郁结导致;如果经血中出现血块,则是血淤,可能因为寒或是创伤;如果经血稀薄,则是血虚,需要补血。
不同月经状况反应身体不同变化
月经量少:一般月经来潮第一天量较少,2--3天较多,随后月经量渐渐减少到干净为止。如果月经量过量,或2天左右就干净,那么就要警惕相应妇科病如子宫内膜损伤、子宫内膜结核、卵巢功能不全等。
月经量多:月经量过少过多都属异常状况。排卵障碍、子宫内膜增生癌变、子宫内膜息肉、子宫肌瘤等疾病均可导致月经量过多。月经量多一般指月经量多于80ml ,正常的女性一般30~50ml左右。月经量多的女性大部分的明显症状是贫血,在生理期后期,常会有心悸、全身无力、腰酸腿痛、失眠多梦等症状出现。国宾专家建议在生活中以及经期要适当补充铁质以防止经期贫血。
月经期长:正常情况下月经来潮2-6/7天正常,若月经期过长不仅会导致持续性出血,同时也是对相应疾病的反应如盆腔炎、子宫肌瘤、子宫肥大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。
月经期短:如果月经持续时间少于2天,就属于月经期过短。月经来潮时间短多与子宫发育不全、内分泌异常、无排卵性月经、人流刮宫等因素有关。
月经不调怎么办?
1、饮食温热清淡,在经期不要食用生冷食物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等,避免造成经期腹痛不适。
2、多吃高纤维食物如蔬菜、水果、燕麦、糙米等。因为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可以起到促进雌激素分泌作用,增加血液镁含量,改善月经不调状况。
3、摄取适当优质蛋白质,如蛋类、瘦肉、奶制品、大豆等等。及时补充经期中流失掉的养分。
4、注意身体保暖,避免受寒而影响经血量以及经期时间。
5、有些女性在月经期间情绪容易烦躁,所以在此阶段要调节不佳情绪,避免内分泌失调而导致月经不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