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女痛经不可大意!
痛经,是指行经前或行经期间出现难以忍受的腹痛、腰酸、下腹坠胀或其他不适,甚而影响学习、生活或工作。一般表现为在经前数小时即感下腹阵发性疼痛,或持续而有阵发性加剧,有的可波及腰背、大腿、阴道、肛门及会阴部,并引起尿频及排便感。严重时伴有面色苍白,手足冰凉、出冷汗、恶心、呕吐,甚至昏厥。大多在行经第1天最痛,持续数小时至数天,在经血畅流后便逐渐减轻至消失。
少女来潮时的腹痛,大多为功能性痛经,医学上称为原发性痛经,常在月经初潮后不久发生,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轻。其原因何在?
1.目前主要认为,子宫内膜分泌的前列腺素,虽能促使子宫的肌肉和血管收缩,帮助经血排出,但若分泌量过多,却会使子宫肌纤维发生强烈的痉挛性收缩,加上子宫肌壁缺血,从而引起疼痛。
2.另一重要原因是如果在行经时,子宫内膜不成碎片而是整块脱落,排出困难;或子宫颈口较狭窄,子宫过度屈曲,使经血不能顺利流出,均可子宫收缩,或发生痉挛性收缩而引起疼痛。还有行经时精神过度紧张、情绪波动很大,或身体虚弱缺少锻炼,又对疼痛颇为敏感,且耐受力差,均可导致痛经。
引起痛经的原因还有很多,一般都与心理精神因素有关,如情绪激动(生气)、抑郁、精神紧张等,有时过度疲劳、剧烈活动、淋雨、受凉、大量服冷饮等也可以引起痛经。
少女和未婚女青年的痛经大都是原发性。这类痛经的严重程度与情绪有关。恐惧、紧张、忧虑、郁闷都会使疼痛加重。
痛经固然在月经过后会自然消失,但若不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,将会造成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。首先要预防痛经的发生,做到平时加强体格锻炼、保持心情开朗。其次,患有原发性痛经的青少年应对月经生理知识有正确的认识,消除对月经的恐惧、紧张情绪,注意营养及经期卫生。另外,行经时避免过度劳累,少吃寒凉生冷或刺激性的食物,并避免淋雨或洗冷水澡、在冷水中劳动等。
经常痛经者平时可以服用一些调经片、痛经丸,疼痛较重时也可以服用去痛片等。
大多数原发性痛经者在婚后或生育后疼痛即可减轻或消失。继发性痛经的患者应及时请医生检查,查明痛因,及时治疗。不管是原发性痛经还是继发性痛经,如果痛得很严重,则都应该到医院就诊。